【導讀】自成立以來,威視銳作為一家IDH(獨立方案設計公司),一直圍繞著FPGA器件開發解決方案。很多FPGA的開發者認識威視銳,是通過前些年他們開發的紅色颶風系列FPGA開發板。不過,今天姚遠更愿意與我們分享的,則是WaveXpert,以及更多基于可編程器件可以獲得的想象空間。
一個棕色的手機大小的盒子,就可以實現包括示波器和信號發生器在內的多種測量儀器的功能——在北京威視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威視銳)位于清華大學附近的辦公室中,公司總經理姚遠向我愛方案網展示了這個被命名為WaveXpert的便攜式軟件定義的智能測量儀器。這也是威視銳基于XILINX公司的可編程SOC平臺Zynq最新開發的一款產品。
自成立以來,威視銳作為一家IDH(獨立方案設計公司),一直圍繞著FPGA器件開發解決方案。很多FPGA的開發者認識威視銳,是通過前些年他們開發的紅色颶風系列FPGA開發板,憑借出色的性價比,這個系列的開發板當年確實在FPGA行業內掀起了一場小“颶風”。不過,今天姚遠更愿意與我們分享的,則是WaveXpert,以及更多基于可編程器件可以獲得的想象空間。
萬能的測試盒子
“以前的測量儀器,都是高大上的感覺,儀器的單價比較貴,操作也比較復雜,而且不能隨身攜帶。我們做的測試儀器,就是要在一個手機大小的盒子里,能夠實現基本測試儀器的功能。”姚遠介紹起WaveXpert,侃侃而談。這個設備通過WIFI與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連接,通過手機上的APP就可以看到測試結果,使得便攜性和成本大大優化;而更為關鍵的是,這款儀器是可“軟件定義”的,其充分利用了FPGA的可編程特性,通過APP就可以軟件編程改變“盒子”的功能,可以讓它做示波器、信號源,或者成為其他用戶希望的測量儀器。姚遠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在這個盒子上實現了示波器和信號發生器的功能,未來正在開發頻譜儀的功能,這無疑會成為更多無線產品開發者的福音。
同時,這個盒子的編程接口是開放的,這就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接口,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寫APP,自由定義盒子的功能。“傳統的儀器,用戶只是去用它,但是這個儀器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進行開發。”姚遠認為,這與傳統測量儀器相比給用戶帶來的體驗將是完全不同的。
為了讓這個“萬能”的測試盒子更為強大,姚遠和他的團隊還在設備中預留了一些可編程的IO,并且內置了高速雙通道的AD/DA轉化器(轉換速率從100MHz到1GHz),這就意味著用戶可將傳感器接進來,讓盒子作為一個數據感知的前端來工作,而且可以接入和處理更多的高速信號。姚遠表示,后續他們還會提供一些API,這會讓開發和集成變得更加簡單,“比如以前要做一個數據采集,工程師需要從頭做起,而我們提供好這樣一個通道,開發者只要根據前端的定義將數據送進去,就可以在手機等設備中通過一個函數獲取。未來我們希望它能夠變成一個模塊,靈活地滿足一些特定場景的測量需要。”例如,由于體積小成本低,這個盒子就可以勝任工業現場的分布式近場測量,并通過WIFI的和千兆以太網接口進行連接和組網,并將數據上傳到云端進行分享和處理。
圖1,威視銳的智能測量盒子可以通過WIFI將測量信號共享到平板電腦等設備上
威視銳也觀察和分析了目前測試儀器市場其他廠商的產品動向,一些廠商也在推出“多合一”的產品,但其實際上是原有硬件功能模塊的整合,而并不具備“軟件定義”儀器的擴展性;而像NI這樣的虛擬儀器廠商,由于其依托的Labview軟件平臺是無法在手持終端上運行的,因此短期內其產品還是會在以前的PC架構上做改進和延伸。“由于我們是從零開始,所以可以去嘗試一些新的架構,特別是在性價比上做出優勢。”姚遠說。
姚遠認為,傳統的測試測量設備更關注測量的性能、精度以及功能的豐富性,是一種典型的做工業產品的思路,而實際上,有些測量場景的需求,只是做一些簡單、基本的觀察。姚遠舉例說,比如對于小公司來說,頻譜儀是個很奢侈的東西,但實際上在實際使用中只會用到其中幾個功能,如果威視銳的測量盒子可以專注地滿足用戶的這些基本的需求,就會獲得性巨大的價比優勢。
“我們將這個產品定位于工業品和消費品之間,要操作簡單,且具有消費級的價格。”姚遠做了一個比較,目前傳統的低端示波器售價在3000元左右,如果做成手持設備還會更貴;而威視銳的測試盒子能夠實現傳統示波器基本功能,售價只有1000多元,未來很有希望降到幾百塊錢——而且不要忘了,這兒盒子不僅僅是一個示波器。
姚遠透露,他們已經開始與一些大學合作,進行產品的評測,同時一些行業用戶的解決方案也在開發中,預計在2015年開始量產上市,“希望做得更完美些”。
綁定Zynq做設計
實際上,作為一家基于可編程器件做開發的IDH,WaveXpert只是威視銳眾多方案中的一個。在此之前,威視銳已經在這個領域耕耘多年,其基于FPGA的軟件無線電平臺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姚遠介紹,目前國內211/985高校中,有70-80%都采用了他們的平臺方案,而其與微軟合作推出的SORA軟件無線電平臺,更是被很多進行無線通信研究國際客戶所采用。
2012年對于威視銳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在這一年中,威視銳成為了XILINX全球設計合作伙伴,也是在同一年XILINX推出了其極具創新性的可編程SOC平臺Zynq。因此這兩年威視銳的工作更多地聚焦在基于Zynq開發方案和產品,探索Zynq更多的應用可能性。
威視銳之所以可以推出WaveXpert這樣具有獨特定位的產品,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Zynq平臺,這個平臺在一個器件中既有強大的ARM Cortex-A9處理器去處理人機界面和操作系統,又有FPGA的可編程邏輯資源提供充分的靈活性,同時還有高速的AD/DA接口。姚遠表示,在Zynq推出之前,設計這樣的智能化測量儀器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它需要ARM處理器和FPGA兩顆芯片去做,成本、體積、功耗都是很大的挑戰。
姚遠分析,實際上除了智能測量,Zynq還有非常寬廣的應用空間,如馬達控制、工業以太網、智能視覺、汽車電子、小型手持檢測設備、二維碼識別、點鈔機等等。“盡管目前Zynq器件比純粹的ARM芯片價格高,但是如果有一個量大的市場,其價格會有顯著下降空間。比如Zynq-7010芯片現在可以做到10-15美金,實際上與相同性能的ARM芯片差別不大了。”姚遠說,“所以隨著大家的了解,ZYNQ有機會滲透到更多的細分領域。”
不過盡管Zynq跟用戶帶來了更大的想想空間,但是作為一個全新架構的產品,其在實際開發應用中也面臨著現實的挑戰。“由于Zynq平臺將ARM和FPGA放在一起,使得開發難度大大提高,工程師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熟悉它的開發工具、開發方法、調試方法。”姚遠從威視銳自身的開發經歷中,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而由此,也使威視銳看到了一個新的商機——如何配合能夠讓用戶更快地用上這塊芯片,做出產品,給客戶提供價值。
所以威視銳基于Zynq芯片,做了一系列的SOM(System on Module)模塊。“這可以說是目前全球體積最小,集成度最高的一款Zynq模塊,它類似于一塊嵌入式核心板,上面集成了常用的DDR、FLASH、以太網、USB等功能。”姚遠介紹說,“我們在模塊上會把操作系統、驅動都做好,用戶只需要做一個底板。在很大程度上,用戶可以將SOM當成一個ARM來用,這對于以前一些基于ARM的嵌入式方案開發者來說,大大降低了使用Zynq的門檻;同時用戶還可以進行FPGA編程。”根據威視銳的經驗,如果用戶是從Zynq芯片級開始開發,到產品小批量試產,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而采用SOM后,2-3個月就可以達到小批量試產,研發的時間幾乎縮短了一倍。
除此之外,姚遠還指出用戶基于SOM進行開發的另一個優勢:客戶可以將SOM作為一個平臺,在不同的產品中進行復用,這樣可以幫助用戶快速開發出針對不同應用的方案;而且如果將來因資源不足需要升級,可在系列SOM中選擇包含其他型號Zynq器件的模塊,SOM中所有的軟件和硬件都是兼容的。
圖2,SOM模塊大大降低了用戶基于Zynq設計的門檻
談到未來Zynq的市場,姚遠認為,以前很多芯片公司都是采用ARM Cortex-A9這類高端芯核開發通用芯片,去覆蓋一些如手機、平板等海量市場,以攤薄產品的成本,而不會針對垂直領域去設計一些量身定制的SOC。而這些中高端的嵌入式市場正式Zynq的立足點,且有更豐厚的利潤空間,“將這些小的市場匯聚起來也相當可觀。”姚遠說。
成為XILINX的設計合作伙伴后,威視銳的發展會得到更有力的支撐,“XILINX可以給合作伙伴帶來市場,會將合作伙伴好的方案引薦給客戶。如果有好的方案,原廠還會在芯片價格、技術支持上有更多的傾斜。”姚遠說,“XILINX希望我們能夠基于他們的芯片做更多的方案,我們也是希望構建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
探索IDH的生態
對于“背靠大樹”的威視銳,其長期的發展還需要一個好的生態系統的支持。對此,姚遠坦承目前國內IDH的生態并不是太好。他分析說,首先純粹的設計公司很難靠賣方案去生存——這種模式只在手機領域出現過;其次,IDH在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面臨著挑戰,因為技術本身很難形成一個門檻;再有一點是,設計公司的優勢在于,比別人更熟悉某個平臺,但如果過于依賴一個平臺,當其他更有競爭力的平臺出現后,設計公司的優勢就會喪失,這是在技術決策時的風險;另外,方案客戶對于IDH的依賴不是長期的,往往是前期依賴多,隨著對系統和方案的熟悉依賴性會減弱。這些因素決定了國內沒有規模很大的IDH,往往是設計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就會轉向自己做產品或其他商業模式。
對于這樣的大環境,威視銳的對策是,找到一個細分的垂直市場,將其做透,營造一個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小生態。
“我們會更偏重于科研和教育市場,一是我們對這個市場比較熟悉,二是這個市場不大,不足以吸引其他大廠商的關注。”姚遠分析威視銳的定位時說,中國有1300多所高校,80%高校都有電子類的專業,這對于一個IDH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也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從而屏蔽了一些實力不足的公司。
但同時姚遠也表示,在科研和教育市場,“要做好,也需要更好的理解這個市場的需求。”威視銳的思路是,將更多基礎性的工作固化在一個方便科研機構使用的平臺上,幫助科研用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新思想、新創意上,而不是花在具體的實現手段上。這也是威視銳提煉出的這個市場用戶的剛需。姚遠舉例說明,比如威視銳的軟件無線電產品,提供了軟硬件一體的平臺,避免了專家教授花精力去做編程、硬件調試,他們只要會C、C++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驗證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我們希望能夠在這個領域中長期保持領先,依托教育科研市場,提供一些創新性的平臺。
同時通過SOM模塊,保持與產業界的溝通。”姚遠希望,未來威視銳能夠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將產業界新的技術引入到教育界,能夠把教育科研中好的成果轉化到產業界。
圖3,威視銳推出的軟件定義無線電平臺YunS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