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長單位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1-11-21
閱讀量:26943
來源:我愛方案網
作者:
波長的認識
波長是在空間或者沿著導線傳輸的一個波形信號中,相鄰周期且同樣端點之間的距離。在無線系統中,這長度通常被指定為米、厘米, 或毫米。在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和射線中,波長更多的指定為納米(單位是10的負9次方米)或者埃 (單位是10的負10次方米) 。
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在一個信號中,頻率越高,波長越短。如果用f代表被測量信號的頻率,單位統一用兆,w代表波長,單位統一用米。
在物理學,波長普遍使用希臘字母λ(lambda)來表示。
波長的單位一般是米及其導出單位
波長在國際單位制的主單位是米(m)
光學中表示波長多用米(m)的分數倍數單位納米(nm)
1nm=10^-9m
可見光的波長從380~760nm不等,從紅光排到紫光 因為波長實在是太短了,單位常常用nm(奈米=0.0000000001公尺)速率=頻率 × 波長,由上述公式,因為光速大約是300000公里,然后測量光的頻率即可求出波長。
以真空為例,任何光線或電磁波的速率都是相同的,大約為每秒三十萬公里。而速率=頻率 × 波長,因此,頻率越高的,波長就越短。以可見光來說,紅光的波長最長、頻率最低;紫光的波長最短,頻率最高.
波長的掌握
在1920年以前,人們只是掌握了無線電波的長波和中波波段,電磁波的應用也僅限于傳遞電報、靜止圖像和少量的電話。1930年,人們掌握了短波。此后又開拓了超短波、微波和毫米波領域,于是大容量的微波和衛星通信出現了。大致來說,幾乎每隔十年人類就可開發并掌握一個新的波段。
對于無線通信來說,信息要靠電磁波來傳輸。一般來說,電磁波的頻率越高,可承載的信息量也就越大。而頻率越高,相應的波長就越短。人們致力于電磁波的開發,從長波、中波到短波、超短波、微波,目的就是為了傳送更多的信息。
麥克斯韋在預言電磁波的存在時,也作出了“光也是電磁波”的著名論斷。1865年,麥克斯韋在《電磁場的力學理論》中指出:光和電磁波是同一實體的屬性的表現,光是一種按照電磁定律在場內傳播的電磁擾動。自此,麥克斯韋在科學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光的本質,即光也是電磁波,是一種波長更短的電磁波!
麥克斯韋在科學上的貢獻是創建了電磁場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論證了光波就是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