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影av-亚洲第一综合网站-亚洲第一在线-亚洲第一影院-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電子方案開發供應鏈平臺
一鍵發布任務
獲取驗證碼
返回

發布成功


贊賞作者

贊賞金額:

  • ¥2
  • ¥5
  • ¥10
  • ¥50
  • ¥100
  • ¥200

支付金額:5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贊賞成功!
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方案訊 > 方案訊詳情
硬盤跳線設置
發布時間:2011-11-09 閱讀量:11000 來源:我愛方案網 作者:michelleli
硬盤跳線設置

設置兩個硬盤的跳線,就是要把其中一個硬盤設為主盤(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置為從盤(Slave Device)。究竟把哪個硬盤設置為主盤更合理,要看兩個硬盤的性能,應該將性能更好的硬盤設為主盤。舉個簡單的例子,本來有一塊希捷酷魚Ⅱ20GB硬盤(7200轉),后來又添置了一塊60GB的希捷U6硬盤(5400轉),那么就應該把酷魚Ⅱ 20GB設為主盤,因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不同的硬盤間的跳線方法可能會有所區別,但基本上大同小異。下面以一塊希捷酷魚Ⅳ(7200轉)和一塊邁拓星鉆一代(5400轉)為例,講解一下跳線的設置方法。

首先要分別看一下兩個硬盤的跳線說明,這個說明一般位于硬盤的正面或反面(如圖1、圖2)。然后按說明將希捷酷魚Ⅳ設為主盤(如圖3) ,將星鉆一代設為從盤(如圖4)(注:如果兩個硬盤各使用一條數據線,則可以不進行跳線設置)。完成跳線設置后,將兩個硬盤分別安裝到機箱內相應的位置,并連接好數據線和電源線。在連接數據線時要注意將藍色一端與主板的IDE接口相連,但如果使用的是早期的DMA/33數據線,則無此要求。完成這一步后,硬件上的安裝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接下來可以打開計算機的電源,并進入主板的BIOS,可以看到BIOS已自動檢測出了兩個硬盤的容量及主從關系,這說明雙硬盤已安裝成功。
硬盤跳線設置
圖1 酷魚Ⅳ硬盤跳線說明
硬盤跳線設置
圖2 星鉆一代硬盤跳線說明
硬盤跳線設置
圖3 將酷魚Ⅳ設為主盤
硬盤跳線設置
圖4 將星鉆一代設為從盤

 


硬盤跳線設置的數據線選擇

從圖1、2可以看到,硬盤上除了帶有Master和Slave跳線外,還有一個Enable cable select跳線。如果用戶設置了這個跳線,那么硬盤間的主從關系就會由數據線所決定。這是一種較為少見的主從盤設置方法。

但此時就不能將兩塊硬盤中的任何一個進行主從盤跳線設定了,而需要兩塊硬盤都將跳線改動到“Enable Cable Select”的狀態。而接線的時候就必須注意,無論采用40芯的DMA/33線,還是80芯的DMA/66線,遠離主板的硬盤接口總是接駁主盤,而靠近主板的接口上的硬盤總是被認做從盤。其實采用數據線設置的方法來確定主從盤關系,是安裝雙硬盤時很靈活的手段。比如,可以將兩塊硬盤都做成可引導的啟動盤,當主盤出現硬件故障時,只需將硬盤換接到Master接口上,它就成了系統盤。這個方法特別適合經常來回更換硬盤的用戶。

常用硬盤的跳線設置說明

因為硬盤跳線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我們看一下主流硬盤的具體跳線說明。通常我們可以在硬盤的電路板上、硬盤正面或IDE接口旁邊上找到跳線說明圖示。

(1)Seagate(希捷)硬盤
Seagate硬盤的跳線設置圖示一般可以在盤體的反面找到,短接的跳線被框上長方框,主要有四種設置方式:“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設置硬盤為主盤或該通道上只單獨連接一個硬盤,即該硬盤獨占一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Drive is slave”(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個主盤,而從盤是不與ATA接口硬盤兼容的硬盤,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盤或SCSI接口硬盤)、“Cable Select”(使用數據線選擇硬盤主從)、無跳線(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

(2)Western Digital(西部數據)硬盤
Western Digital硬盤的跳線設置圖示一般可以在盤體的正面找到,短接的跳線被框上黑色長方塊,主要有三種設置方式:“Slave”(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 “Master w/Slave present”(表示當前盤為主盤,同時存在從盤)、“Single or Master”(表示設置硬盤為主盤或該通道上只單獨連接一個硬盤,即該硬盤獨占一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

(3)IBM硬盤
傳統的硬盤上只有Master、Slave、Cable Select三種跳線,個別的硬盤組合更多一點,也還是離不開這幾個概念。但IBM硬盤就是與眾不同,它的跳線特別復雜,其跳線設置圖示一般可以在接口上方找到,主要有四種設置方式:“Device 0(Master)”(主盤)、“Device 1(Slave)”(從盤)、“Cable Select”(電纜選擇)、“Forcing DEV 1 Present”(即設備0強制設備1存在,如果你的從盤比較舊,不能告之系統總線自己的存在,就應該將主盤設置為本跳線)。

而以上這四種設置方式又可分別設置四種不同的狀態:“15 Heads”(個別系統要求系統使用15 Heads的設置,硬盤的容量保持不變)、“16 Heads”(硬盤的默認設置是16 Heads)、“2/32GB CLIP”(對于DJNA模式的硬盤,如果你的BIOS的LBA模式與柱面數大于4096的硬盤不兼容,本跳線將多余的柱面忽略,讓LBA方式只使用 4096個柱面,管理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盤當2GB的硬盤使用。對于容量小于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盤,如果你的BIOS的LBA模式與柱面數大于4096的硬盤不兼容,本跳線將多余的柱面忽略,讓LBA方式只使用4096個柱面,管理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盤當2GB的硬盤使用。但硬盤在LBA模式中顯示的柱面值并不改變。對于容量大于等于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盤,如果你的BIOS的LBA模式與扇區數大于 66055248的硬盤不兼容,本跳線將多余的柱面忽略,讓LBA方式只使用66055248個扇區,管理32GB空間。也就是將大硬盤當32GB的硬盤使用。)、“Auto Spin Disable”(允許硬盤在等待狀態中被喚醒)。

當電腦不識別新的硬盤時,建議先將默認的16 Heads設置修改成“15 Heads”設置,不成功再修改成“2/32GB CLIP”設置。

小提示:硬盤的跳線的圖示雖然明確,但分清楚哪一邊是開始端并不是很容易,解決的方法一個是從助硬盤電路板那邊的說明,另外一個是借助開機自檢中關于硬盤的檢測信息來確定設置是否正確。
文章評論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對文章進行評論。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最新活動
意見反饋
取消